痛風常規治療
1. 痛風的西醫常規治療
在臨床上,西醫常規的治療方法主要是消腫止痛、降尿酸和手術切除痛風石,基本上是對癥治療。西醫的觀點是“痛風治不好需要終生服藥”。治不好的原因是什么呢?從中醫的觀點看,痛風發作的病根是高尿酸和尿酸結晶沉積,高尿酸的病根是肝脾腎的代謝不正常。如果沒有溶排干凈痛風結晶和痛風石,沒有修復五臟功能,肝腎功能沒有修復好,停藥后尿酸就會飆升,吃高嘌呤飲食痛風就會發作。
西醫常規治療方案:對癥治療,治標不治本。
1、消炎止痛:
1) 非甾體炎消炎止痛藥:如秋水仙堿,雙氯芬鈉,依托考昔,戴芬等,影響肝腎,腸胃功能;
2)糖皮質激激素
西醫治療基本上就是對癥治療,因為痛風發作以后,痛起來生不如死,止痛就變得非常關鍵,大部分西醫的治療都會采用非甾體類的消炎止痛藥,比如秋水仙堿、雙氯酚酸納等,這些都屬于比較常見的西藥類止痛藥。。但這些止痛藥,它并沒有專門針對痛風,也并不是痛風的特效止痛藥,它對任何的痛癥都管用的,所以這些藥服用的時候它起到了止疼的作用,停藥以后就又開始反復發作,而且這些藥,它都必須要經過肝腎去代謝,自然就會影響到肝腎腸胃的功能。
有一部分人止痛藥不管用的時候,他們就會開始采用激素封閉療法的方式去快速止痛。激素雖然在治療疾病的時候,療效明顯,但是濫用激素也會帶來很大的副作用。2003 年的非典,現在的新冠肺炎,濫用激素到最后的結果都導致了骨頭壞死、肺纖維化等后遺癥,副作用的后遺癥遠遠大于了它的治療作用。
由于非甾體類消炎藥使前列腺素的合成減少,故可出現相應的不良反應,如胃腸道不良反應,出現惡心,嘔吐,腹痛,腹瀉,腹脹,食欲減退等,嚴重者有消化道潰瘍、出血、穿孔。
腎臟不良反應表現為腎灌注量減少,出現水鈉潴留,高血鉀、血尿、蛋白尿、間質性腎炎,重者發生腎壞死至腎功能不全。非甾體類消炎藥引起外周血細胞減少,凝血障礙,再生障礙貧血,肝損害等。少數患者發生過敏反應,如皮疹,哮喘以及耳鳴,聽力下降,無菌性腦膜炎等
糖皮質激素的副作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1、引起骨質疏松:非典的醫療活動中,廣泛使用大劑量的糖皮質激素,好多病人包括醫護人員都得了骨質疏松這樣的疾病,這個就是激素最大的副作用;長期使用會引起應激性潰瘍;引起皮質醇增多,表現為滿月臉、水牛背等。需要根據激素的種類進行判斷,各個藥物都有一些副作用。
有一部分人群服用激素類藥物,還會導致胃潰瘍、胃穿孔、血壓、血糖、血脂、體重增加這些副作用,所以說通過西藥來治療痛風都是治標不治本,而且這種方式也不應該成為常規的治療方法。
2、降尿酸
痛風是尿酸高引起的,所以很多人就非常的關注降尿酸。降尿酸的藥物,常用的有非布司他、別嘌醇和苯溴馬隆。
非布司他是通過抑制尿酸的合成來降尿酸的,有國產的,有進口的。不管是哪個國家的,非布司他的主要成分都是一樣的,只是商品名字不一樣。對一些病史比較長,有心腦血管的并發癥,比如說高血壓、心梗、腦梗,一定要慎用非布司他,因為它導致猝死的發病率變得比較高,也容易增加心梗、腦梗的風險。
別嘌醇也是通過抑制尿酸的合成來降尿酸的,副作用是容易引起過敏、口腔潰瘍。
苯溴馬隆主要是促進尿酸方面的代謝,但它最大得一個副作用,會引起腎結石、腎功能方面的障礙,如果你還比較年輕,還沒有結婚生子,一定要盡量避免用苯溴馬隆。
用了藥,痛止住了,尿酸也降下來了,但是一停藥,為什么痛風又反復發作,尿酸還比原來更高?因為這些藥要經過肝腎的代謝,這樣長期使用就會加重肝腎的負擔,痛風最根本的原因是肝、脾、腎的功能損傷,如果采用這樣方法,只會越治越嚴重。
3、切除痛風石
切除痛風石的手術包括微創、關節鏡、關節修復、外部加熱溶排等。切除痛風石的目標主要是保持美觀,避免損害血管、神經和關節。切除痛風石也是對癥治療,容易復發。
2. 痛風的中醫常規治療
痛風的中醫常規治療通常也是止痛、降尿酸。
止痛的方法包括針灸、放血、內服中藥等。降尿酸的方法主要采用清熱、祛濕、利尿的中藥。這些方法雖然有效,還是屬于對癥治療,沒有做整體的調理。